查看原文
其他

立冬之后,冷空气来袭,还有它也要当心!

点击上方医院名称,选择“关注公众号”

每天不一样的医疗动态、健康科普、医患人文

立冬过后,冷空气也会愈发频繁和强势,气温下降比较明显。据中国天气 ,受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,我国北方将出现今冬以来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,将波及20余个省区市。这个时候大家要格外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猝死的发生。



天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永波教授介绍,一到冬季,由于寒冷刺激,血管易收缩,血液粘稠度高,加之患者如果从事高强度工作,精神压力大,经常熬夜,以及有心脑血管病史,又不注意饮食,就容易发生猝死。



什么是猝死?


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猝死定义:“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,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,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。”



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算是猝死?目前尚无统一标准,大众普遍认为,发病1小时内死亡多为心源性猝死。猝死是一种猝不及防的突发性自然死亡,绝大部分发生在院外。


警惕诱发"猝死"的12大因素



1.气温因素

猝死也和季节有很大关系。有研究显示,极端气温的冬、夏季猝死发生率要高于春、秋季。这是因为冬天低温状态下,人体外周血管会收缩,心跳加快、血压上升,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,心脏负担增加,在冠心病的基础上,容易诱发心肌梗死等。


一项研究发现,在众多的天气参数中,寒冷、大风和日照时间缩短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,其中,气温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最为明显。一般来说,每年11 月到来年3 月是猝死的高峰期。夏季贪恋空调,室内外温差较大时,也容易引发心脏病。


2.睡眠障碍、过度劳累

大部分猝死的案例都是过度劳累伴有睡眠障碍引起的。因为长期熬夜、睡眠过晚、睡眠时间不足、睡眠质量差都容易引起压力水平增加,损伤心血管。而长期过度劳累,容易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缺血、缺氧,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。可以说熬夜和过劳都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。高原缺氧、低温环境下,如果合并睡眠障碍、过度劳累,对于心脏的负担更重!



3.负面情绪

过于强烈的情绪,如强烈的悲伤、愤怒等,都很可能会伤害心脏,造成应激性心脏病。如果没得到及时纾解或救治,会因心功能短期急剧下降而导致心源性猝死。


这是因为:我们的心脏节律受到自主神经的支配,其中,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加快,心脏血管收缩,血压上升。当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,交感神经系统兴奋,分泌出大量激素,使心跳加速、动脉收缩,心肌供血减少,继而引起如胸痛、气短和休克等症状。


4.过度节食、暴饮暴食

很多人通过节食来减肥,这是不可取的。长期过度节食,可能导致供血不足,引发心脏问题。



一项研究发现,每13 例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就有1 例发病前曾暴饮暴食,且在暴饮暴食后2小时内,心肌梗死风险更高。究其原因,吃得太多,为了消化食物,血液会向胃肠转移,供应心脏的血液也就相对减少,从而加重心肌缺血;吃得过于油腻,摄入脂肪太多,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会迅速升高,从而减慢血液流动速度,容易形成血栓,引发心肌梗死。此外,过量饮酒会引起大脑兴奋、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也可诱发心律失常。


5.吸烟、酗酒

吸烟、酗酒也是诱发猝死的因素。吸烟的危害数不胜数:每5个心脏病死亡者中,就有1个与吸烟相关;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不吸烟者早10年,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平均寿命短10年。二手烟所含的有害化学物质,与婴儿猝死综合征相关。酒精会使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引起心血管问题,长期饮酒还会导致心脏衰竭。


6.久坐、缺乏运动

久坐及缺乏运动会引起双下肢静脉回流减慢、血流瘀滞、从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,如果大的肺动脉出现栓塞,会引起顽固性休克、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。长时间开会、看电视、打牌、下棋时因久坐不动,若情绪突然激动,血压会一路飙升,心率增快,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。



7.剧烈运动

运动时,如果觉得心跳非常快、呼吸比较困难、开口说话很困难,这时候,就属于剧烈运动了。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加倍工作,心脏强烈收缩舒张,造成血压突然升高、心率过快、心肌缺氧,甚至诱发心肌梗死。在高原,需要严格避免剧烈运动!


8.用力排便

当用力排便时,会引起腹压、血压升高,同时心率也会加快,这时候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,从而发生心肌急性缺血,甚至可引发心肌梗死。而且血管压力增大、血流速度加快,容易把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、血栓和粥样物质被冲刷下来,这些物质会堵塞血管,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血管病,甚至猝死。


9.洗澡

沐浴时全身血管扩张,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,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。饭后不要马上洗澡。刚吃完饭,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,其他器官处于相对缺血状态。另外,饥饿时候不要洗澡,血糖过低也容易发生晕厥等意外。刚刚来到高原,没有适应高原环境情况下,尤其需要重视洗澡的安全问题,最好洗澡的时候有家人或朋友陪伴。


10.压力过大

连续加班、长期工作、生活、紧张等压力过大,交感神经系统会长期处于兴奋状态,导致心脏负担过大,可能引发心脏病。


11.起床太快

在夜晚睡眠时,人体各个系统处于半休眠的状态,而早晨清醒后,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完全苏醒,这时候猛地起床,不仅仅容易出现头晕、双眼发黑,更会对心脏、脑及关节等造成突然的负担,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呼吸、心率紊乱、血流不稳,血压骤然波动,这时,对心脑血管的考验比较大,容易出现严重不良心脏及脑事件。



12.睡觉打呼噜

打呼噜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表现,这个疾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,可导致夜间急性心肌及脑缺血,严重时还会诱发急性心梗及脑卒中。


为什么冬季是猝死高发季节?


有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心源性猝死人群高达700万,约占总死亡人数的25%。我国平均每年约有54.4万人发生猝死,每天猝死1500人,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,居全球之首。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急性心梗,占猝死的80%以上。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%左右,这和天气寒冷有很大的关系。低温会使得心脏疾病加重、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,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,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,诱发心绞痛、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。


赵永波教授表示,猝死事件带来更多的是人群恐慌和焦虑。面对猝死,一方面,需要尽量远离猝死诱因,另一方面需要尽早发现疾病、尽早治疗疾病。虽然猝死没有明显的预警信号,但并非无迹可寻。


那么,猝死的前兆有哪些?


1.心脏病发作前,身体上例如颈、后背、头皮、手心会大量出汗,此时应提高警惕,当心猝死发生。


2.在无激烈运动、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的情况下,连续出现胸闷,憋气等症状,此时应考虑心脏出现问题。


3.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肩膀、颈部、下巴、手臂疼痛,这是心肌缺血的信号。


4.心脏病发作前的典型症状是突然、或者无缘由的心跳加剧,一旦发生心室性心搏过速,则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。


如何预防猝死?


生活作息规律: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


注意合理饮食:减少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,多食用绿色蔬菜、水果,避免暴饮暴食,积极戒烟戒酒。


合理体育锻炼: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人群,应避免高强度的体育锻炼,可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,如徒步、太极拳等。对于肥厚性心肌病,尤其是有流出道梗阻的肥厚性心肌病的,应避免剧烈运动。


保持乐观心态: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,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,特别是要防止暴怒及过重的心理压力。


定期随访体检:高危人群应每年针对心脑血管进行专项体检,日常监测血压、血糖,及时发现心脑血管问题并进行治疗,严格控制病情发展。


随身携带药品: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。此外,冠心病病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、速效救心丸等急救用药。






赵永波教授还提醒到,猝死的发病人群不仅有老年人,更有青年人,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要引以为戒、加强防范

部分信息来源:科普中国



上海天佑医院 新闻中心


专业指导:赵永波

编      辑:薛   薛 

图      片:摄图网

审      核:汗   青










【END】天佑健康 | 争创中国医院自媒体第一品牌扫描二维码 | 关注我们

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医院详情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